白露这个节气,到处都是收获的味道,远处飘香的玉米,挂满枝头宝石一样香甜的葡萄,还有农田里待收的庄稼。我觉得白露时节是一年中最迷人的节气。春分太过清冷,夏至太过浓烈。只有白露,有一种如诗似画又充满生活气息。
所谓露是由于温度突然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此时天气转凉,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白色的露珠,所以叫“白露”。听起来好有意境好美的名字。
白露习俗
1.祭祀禹王
民间有在白露时节祭祀禹王的习俗, 又称为拜祭“水路菩萨”。相传禹王是治水英雄大禹,民间称他为“水路菩萨”或“河神”。
2.斗蛐蛐
过去,老北京喜欢在白露、秋分、寒露这三个节气斗蛐蛐儿,“勇战三秋”,就指的是这三个节气。明朝宣德皇帝也爱斗蛐蛐儿,致使一条好蛐蛐儿价至数十金。
3.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白露时节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正是生长的最佳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4.吃龙眼
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意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
5.喝米酒
在苏浙一带,每年白露,家家还会酿米酒,用以待客。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1、白露保养以及时添衣、暖胃、按摩为宜。夜晚寒凉不要赤膊裸体,以免着凉。尤其是不要穿露脐装,寒气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
2、白露之后,气候往往比较干燥,早、中、晚的温、湿度变化较大,对鼻部的影响极大。所以在此时,我们更应特别关注自己的鼻子。
3、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要注意饮食卫生,少食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切忌暴饮暴食,吃过甜、过油腻的食品。
4、在饮食上,还应减辛增酸,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以养肝气。
5、白露吃水果可多食梨。生梨,可清六腑之热;熟食,又可滋五脏之阴。
6、此时节最好在晚上10点半前入睡,不要超过11时,否则耗伤阳气。
7、此时节容易“悲秋”,所以要常和家人谈心、散步、参加集体活动,使心情愉快。
春捂秋冻要有度 添加衣服应及时
古人有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进入白露节气之后,人们会明显感觉到天气开始转凉,且昼夜温差大,气温多变,很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等疾病。这时要特别注意饮食防燥和适当保暖,平时多喝水,睡眠要充足,必要时可早晚用盐水漱口或喝点淡盐水。
白露后天气变凉,我们的毛孔要闭合起来防着凉,如果这时候过早穿上厚衣服,毛孔就会因受热而张开,突然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伤人。此外,过早保暖,会造成我们的机体对寒冷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使得人体对寒冷的调节能力下降,真正到了严寒时节容易染上疾病。
二、白露时节怎么吃?
[一]、初秋养脾,少吃“瓜”字辈
夏季人们对西瓜情有独钟,特别是凉爽可口的冰镇西瓜,几乎成为人们消解暑热的必备品。但可能大家还不知道,其实西瓜还有一个外号,叫“寒瓜”。西瓜性寒解热,食之冰凉,因此才有了这个称呼。西瓜本来性寒,若这“寒瓜”再在冰箱里一放,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尽管其清热解暑的效果较好,吃上去很过瘾,但多食对脾胃的伤害却是很大的。有些人西瓜吃多了会拉肚子,甚至出现头昏乏力、身体困重等现象,就是因为湿邪困脾所致。
其实不只是西瓜,甜瓜、黄瓜、冬瓜、苦瓜等瓜字辈的食物都属于寒凉食物。这个时候脾胃本就虚弱,若过食寒凉之物只会“火上浇油”,引起腹泻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所以过了夏天,西瓜基本上也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二]、应对秋老虎,多吃“豆”字辈
不宜吃瓜类,但是夏末秋初暑气逼人该如何应对呢?
绿豆:其实,生活中有些食物即可消暑又可化湿邪,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绿豆汤了。那汁液碧绿的绿豆汤不仅可解暑热之毒,还可化湿,助你的脾胃解围。
红豆:中医认为其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由于红豆性善下行,通利水道,所以经常服用还有减肥的功效。对于爱美的女士而言,若是担心因“贴秋膘”而致身材变形的话,可以配合着多喝些红豆汤,即有消暑化湿,还可以维持你的曼妙身材,何乐而不为!
[三]、养脾润燥,多吃秋果
秋梨:秋梨就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中医认为梨性凉味甘,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对于燥邪猖獗的秋季来说,是去燥的最佳选择。秋梨吃法不同,功效也不同。如果有咽干喉痛等上火症状,生吃就好。如果想要起到滋阴润肺、润喉祛痰的功效,熟吃更佳。可以将梨隔水蒸过,煮汤或者做成粥来吃,这样也可以将梨的寒性除去,食用起来更加安全。
大枣:大枣有“木本粮食”的称呼,因为古人认为它可代食物食用。《本草纲目》认为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对于“脾虚弱、食少便糖、气血亏虚”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坊间甚至流传有“一日吃仨枣,红颜不显老”的俗言。用红枣加大米熬成粥,对保肝护肝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大枣不宜食用过多,“多食令人寒热,凡赢瘦者不可食”,每天吃枣不要超过50克为好。
[四]、初秋进补,鸭肉最佳
对于身体弱的人而言,秋季还是应该吃些肉类补一补的。在肉类的选择上,以鸭肉为最好。因为秋天的鸭子是最肥嫩的,而且还有一定的医疗功效。秋天燥邪严重,吃些凉性的鸭肉,对于体内有热、爱上火的人而言,便可起到祛火除燥的作用。
饮食作为保健措施首先是以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为目的,而饮食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保健预防措施。
凡是因过敏引发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最常见的有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胡椒等,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三、食谱推荐
(一)阿胶糯米粥
1、制作原料:阿胶30克,糯米100~150克红糖适量。
2、制作方法:先将阿胶研碎备用。将糯米加水煮粥,粥将熟时放入研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再煮开后加入红糖,即可。
3、适宜人群:适用于眩晕、心悸、面色萎黄阴虚火旺之心烦剡眠、咯血、吐血、衄血、肺燥咳嗽、尿血、便血、崩漏者。
4、禁忌:阿胶性质黏腻,不易消化,脾胃虚弱、胃脘不适者少食。
5、中医原理:本粥用糯米,取其温中补脾胃之功,抵消阿胶性质黏腻不消化的副作用,同时助阿胶以补养阴血亏损,还能加强阿胶补肺之功。阿胶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
《用药法象》道“止血安胎,兼除嗽痢”。《本草求真》中也提到“阿胶气味俱阴,既人肝经养血,复人肾经滋水……为血分养血润燥,养肺除热要剂”。阿胶人肺经能润燥,人肝经能补血,肾经能滋阴为疗阴虚血亏之良药。本粥是秋季饮食养生佳品,又能治虚劳咳嗽,有很好的补血、止血之功,妇女最宜。
(二)珠玉二宝粥
1、制作原料:生山药60克,生薏苡仁约60克,柿饼30克。
2、制作方法:先把薏苡仁煮至烂熟,尔后将山药捣碎,柿饼切成小块,同煮成糊粥。
3、效用说明:补肺、健脾、养胃。适宜于阴虚内热、痨嗽干咳、大便泄泻、食欲减退等肺气虚的病症。
4、中医原理:生山药、薏米均为清补脾、肺之品,单用山药过于黏腻,又易助湿;单用薏米又过于清利,只有二者合用,才可相辅相成,久服无弊。柿饼可润肺生津、止咳化痰,是秋季常食之佳品。
(三)参麦甲鱼
1、制作原料:甲鱼1只重约500~1000克,瘦火腿100克,生板油25克,葱节20克,生姜片10克,食盐6克,鸡汤500克,绍兴酒150克,浮小麦20克,茯苓10克,人参5克,鸡蛋1只,味精适量。
2、制作方法:将锅置于火上,放入清水和甲鱼,烧沸后,用文火煮约半小时捞出,放在温水内,剔去背壳和腹甲以及四肢的粗骨,洗净切成约3厘米的块,摆入碗内。火腿切片,板油切成丁,盖在甲鱼上面,将所用调料一半兑入适量清汤,注入碗中。
把浮小麦、茯苓用纱布包好投入汤中,人参打成细粉撒在面上,湿棉纸封口,上笼蒸至烂。甲鱼出笼后,拣去葱、姜,滗出原汤,把甲鱼扣入碗中。原汤倒在手勺里,用剩下的一半调料及味精调味。烧开后撇去浮沫,再打1只鸡蛋在汤内,略煮后浇在甲鱼上面,即成。
3、适宜人群:适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神疲短气等虚弱者。秋季食用,可防止和治疗燥邪伤阴。
4、效用说明:具有滋阴、益气、补虚作用。
(四)白果鸡丁
1、制作原料:白果(银杏)1000克,无骨嫩鸡肉250克,蛋清2个,高汤、白砂糖、绍酒、淀粉、味精、香油、食盐、油、葱各适量。
2、制作方法:白果去壳,在油锅内煸炒至六成熟,捞出剥去薄衣待用。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放在碗内加入蛋清、食盐、淀粉搅拌均匀。(炒锅烧热放油:量要多些),待油烧至六成熟时,将鸡丁下锅用勺划散,放入白果继续翻炒,至熟后连油一同倒入漏勺内沥油。然后在锅内倒入少量油,将葱段煸炒,随即烹入芡,出锅前淋入香油,搅拌均匀,起锅装盘即成。
3、适宜人群:适用于慢性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及带下者。
4、效果说明:有补气养血、平喘止带作用。
不同属性的事物有其不同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补泻”作用。不同的属性,其作用不同,适应的人群也不同。因此,每个人都要随着节气的变化而随时调节饮食结构。
四、抗秋燥吃什么水果?
白露时节燥邪袭肺,饮食应以健脾润燥为主,其中水果起着一个重要的角色,除了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有很多生物活性物质。在这个季节里多吃一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会使人感到极为清爽舒适。
梨
“白露打枣,秋分卸梨”,白露正是黄澄澄的梨子上市的时候,这个时候吃梨,最为滋润清火、祛秋燥。梨肉多汁,有润肺、祛痰化咳、通便秘、利消化的作用,对心血管也很有好处。但梨性寒容易伤脾胃,不可多吃。除了鲜吃,梨还很适合榨汁或炖甜汤。
龙眼
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寓意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且不论是否有此般神奇吧,就龙眼本身来说,功效也是相当之多。不但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还可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等很多种疾病。
葡萄
葡萄为葡萄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的果实,常被人们视为珍果,还被誉为世界四大水果之首。它不但营养丰富、用途广泛:色美、气香,味可口,是果中佳品,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葡萄酒、葡萄汁、葡萄干等,而且果实、根、叶皆可入药,全身都是宝。
石榴
颗粒饱满的石榴最是惹人喜爱,口感酸酸甜甜的非常不错。它性温,具有生津液、止烦渴作用。津液不足、咽干、烦渴不休的人,可以把石榴作为食疗佳品。石榴捣成汁,或者煎汤饮,可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杀虫止痢。
说了这么多款秋季应季水果,相信你一定按耐不住,前往超市或市场挑选自己的“心头爱”。需要提醒的是,吃水果切勿不可过量,寒性水果吃多了容易伤脾胃,性燥的水果吃多了容易“上火”。此外,水果一般饭后1小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