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作为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多因风湿病、血液病、潜水病等疾患引起,先破坏邻近关节面组织的血液供应,进而造成坏死。任何年龄的人都有可能发生,但31-60岁的患者较多。开始多表现为髋关节或其周围关节的隐痛、钝痛,活动后加重,若治疗不及时,还可导致终身残疾。
肌肉萎缩是股骨头坏死比较常见的症状,是股骨头坏死病情加重的表现,到了晚期出现股骨头塌陷、下肢功能明显受限、患肢肌肉萎缩的症状,很多原因都会引起肌肉萎缩。下面就由医生为大家介绍具体原因有哪些。
1、大腿供血减少: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由很多原因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是酒精、激素、外伤等。股骨头坏死主要是股骨头部位的血液循环受阻所致。股骨头作为身体上躯和下肢的关节连接处,若血运受阻,必然会影响到下肢的血液循环,长时间血液供给不足,就会导致下肢因为缺乏所需的营养而出现肢肌肉萎缩的症状。
2、缺乏康复锻炼:
患有股骨头坏死的人都会有大腿疼痛的感觉,不经常走路锻炼,肌肉长时间得不到锻炼就会出现萎缩现象。一般早期股骨头坏死导致的肌肉萎缩可以通过康复锻炼是可以恢复的,到了股骨头坏死晚期,肌肉萎缩也就很难康复了。
锻炼对疾病有很大促进作用,康复锻炼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而且要有家人在旁边协助,千万不要自行盲目锻炼。
股骨头坏死的危害很大,不单是会出现肌肉萎缩,因此患者朋友一定要对早期治疗给予足够的重视度,这很重要,医生指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不管是在早期、中期以及晚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的功能性和进行性萎缩,这种萎缩是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而恶化的,而且,大量的临床病例表明股骨头坏死患者病人出现大腿肌肉萎缩是非常常见的。所以大家一旦出现疾病的症状就应该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