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疾病,自有第一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到现在已有二百多年历史。随着时间的演进,发病率的逐渐升高,社会已对股骨头坏死提起了高度重视。近年来,医生从各方面进行试验和研究,在股骨头坏死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造成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医学界争论很多,这是造成股骨头坏死难治的原因之一。但就造成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改变过程都是类似的,在这一点上是达到共识的。病理改变过程:股骨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在发展期,髋关节滑膜肥厚、水肿、充血,关节内有不等量的关节液。股骨头软骨完整,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软骨表面有压痕,关节软骨下沉,碰触时会有乒乓球样的浮动感,显示股骨头已塌陷。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推断股骨头坏死是股骨头及颈部和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发生的障碍。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多种多样,比较复杂,难以全面系统地分类,这与发病机理不清有关。我们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骨科医院临床诊治中归纳出了十多种常见的致病因素如下:
①创伤导致股骨头坏死。如外力撞击引起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髋关节扭挫伤等。创伤是造成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因素。但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与否、范围大小,主要取决于血管破坏程度和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
②药物导致股骨头坏死。如因气管炎、哮喘、风湿、类风湿、颈肩腰腿痛、糖尿病、皮肤疾患等,而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由于大量或长期使用激素,导致了激素在机体内的积蓄而发病,这是早期的一种说法。近期认为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激素使用的种类、剂型、给药途径有直接关系,与激素的总量及时间并不成正比。但长期大量使用激素或日量过大,剂量增减突变也是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原因之一。
③酒精刺激导致股骨头坏死。由于长期大量的饮酒而造成酒精在体内的蓄积,导致血脂增高和肝功能的损害。血脂的升高,造成了血液粘稠度的增高,血流速度减缓,使血液凝固性改变,因而可使血管堵塞,出血或脂肪栓塞,造成骨坏死。临床表现为酒后加重、行走鸭子步、心衰、乏力、腹痛、恶心呕吐等。
④风、寒、湿导致股骨头坏死。临床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寒湿为甚、下蹲困难。
⑤肝肾亏虚导致股骨头坏死。表现为全身消瘦、面黄、阳痿、早泄、多梦、遗精、乏力等。
⑥骨质疏松导致骨坏死。临床表现为下肢酸软无力、困疼、不能负重、易骨折。
⑦扁平髋导致骨坏死。临床表现为行走鸭子步、下肢短、肌肉萎缩,行50米左右疼痛逐渐加重,功能受限等。
⑧骨髓异常增生导致骨坏死。表现为患肢寒冷、酸痛、不能负重、易骨折、骨明显萎缩等。
⑨骨结核合并骨坏死。表现为结核试验阳性,午后低烧、疼有定处、消瘦、盗汗、乏力等。
⑩手术后骨坏死。在临床中骨移植、血管移植三年后、骨血供应不足而发生骨坏死。
此外,还有气压性、放射性、血液病性疾病。
在以上诸多因素中,以局部创伤、滥用激素药、过量饮酒引起的股骨头坏死多见。其共同的核心问题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骨细胞缺血、变性、坏死。
得了股骨头坏死有哪些危害呢?骨科医院医生介绍,股骨头坏死的危害具体有以下两点:
1、早期发病隐匿
由于股骨头的位置在肌层深处,它的病变在早期不易被人发现。而一旦股骨头被人发现有病了,其病变往往已经进展到骨细胞坏死、骨小梁变形、萎缩,或已经有虫蚀样改变和点状硬化的程度。甚至有的病人到此时还没有什么症状,即使有了疼痛的感觉,患者往往把症状当作风湿及类风湿治疗,使病情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和控制,从而引发髋关节功能障碍而致残致瘫。
2、对髋关节的危害
髋部是连接人体躯干和下肢的重要枢纽。髋关节上撑躯干下连双下肢,是人在行走、坐卧中较需要、也是较关键的部位。因此髋关节致残相对于其它关节的致残对人体影响较大。病人在遭受生理病痛的同时,还要遭受心理创伤的煎熬,给家庭、单位和社会增添沉重的负担。
治疗方法的缺失是股骨头坏死难治的一大原因。现在治疗股骨头坏死较为常用的方法就是手术置换,但是其存在一系列的适应症和弊端,即便进行手术,患者还要面临着在7、8年甚至5、6年后换第二次,出现感染的患者需要很快就进行第二次手术;术后容易造成假体的松动,下沉,髋关节部位的活动受限等等。除此之外,手术治疗费用之高也不是一般的患者所能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