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这项适合老年晚期髋关节病人的外科技术,对于绝大多数患病还是很年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来说,仍然存在许多固有的缺点,因此尽量避免或延缓股骨头坏死患者置换人工关节,几乎是所有骨科专家的共识与努力方向。股骨头坏死发生后如何才能避免过早的置换人工关节,郑州治疗股骨头专科医院的医生把近20年、上千例的股骨头坏死诊断与保髋治疗经验,提出来与大家共享。
1、能保髋·不置换的内涵不断丰富
经过二十余年不间断探索,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日臻成熟,无论是早期诊断能力,还是对于坏死后最关键的病理改变——塌陷的预测、塌陷的发生、发展规律等认识都有了极大的进步,诊断水平达到业内领先水平;
至于广大患者最为纠结的,如何从众多的令人莫衷一是的治疗方案:如中药、冲击波、介入、钻孔减压、各种骨移植术(带或不带血管)、人工关节置换等中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愈加清晰与准确,由于选择治疗方法错误而导致治疗失败的几率大大降低;
针对股骨头坏死制订的治疗原则:“能非手术的不手术,能保髋(“保髋”即“保留自身髋关节”的简称,下同)的不置换(“置换”即人工关节置换的简称,下同),需要换髋的不作保髋手术”, 其内涵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临床疗效不断提高,盲目保髋与不必要的换髋均明显减少,距离使每一位病人都得到最佳治疗的目标更加接近。
2、明确病情,实施个体化诊疗方案
当病人经过病史、临床检查怀疑发生股骨头坏死时(如病人有长期酗酒、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髋关节外伤史),即要求病人除了常规照双侧髋关节正位、蛙位X片外,还要求作髋关节磁共振(MRI)检查,以确诊或排除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一旦确立诊断,即根据X片、MRI、CT等影像检查结果,明确坏死的范围、病理阶段、塌陷是否存在、塌陷与再塌陷的风险、股骨头与髋关节是否稳定;同时了解疼痛程度、性质、髋关节活动功能、步态等,进一步综合影像与临床检查结果全面分析病情,最后结合病人的病因、引起股骨头坏死基础病状况、全身健康状况、预期寿命、年龄、职业、经济状况等,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3、股骨头发生塌陷≠需要置换人工关节
即便是股骨头坏死发生了塌陷也不等于需要置换关节。对于塌陷程度比较轻(小于4mm)、塌陷时间小于6月、患者比较年轻者,可以采用可视血堵融通术联合死骨清除、打压植骨、带血管骨瓣移植术等保髋手术,可以使超过80%左右的患者获得满意疗效。大量临床证实,目前较为成熟的“保髋”方式是以可视血堵融通术为核心的微创诊疗体系。
可视血堵融通术是建立在超导可视血循分析仪基础上,从发病根源入手,针对血管堵塞的具体原因(血管硬化、炎性物质压迫神经导致血管壁变窄等)以及堵塞程度进行对症融通。靶向介入排出和清理股骨头骨内高压、积液、炎性物质,以恢复股骨头血运畅通、恢复髋关节功能、避免股骨头塌陷为“保髋”治疗的理想方法。
郑州治疗股骨头专科医院介绍,截至目前已经有很多患者受益于我院可视血管融通术的“保髋”治疗,消除了疼痛症状,恢复了关节功能,避免了关节置换。